相信许多在电脑上玩过各种非正规麻将游戏的玩家都听过"天听"这个说法。所谓天听就是在发牌之后打出第一张牌的时候就报听牌,在计番的时候高达32番。
然而,当真正开始接触正规的国标麻将时,我却突然发现:并没有天听这个役?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原来,主动听牌的这个设定只是在电脑游戏上设计出来的。当玩家听牌时,如果没有再做改听或者弃和防守的打算的话,这个主动听牌的操作可以帮助玩家快速出牌,节省操作的功夫和时间。比如在比较经典的《明星三缺一》里,这个听牌按钮哪怕在对手的回合也可以按下去。
然而更多的麻将电脑游戏里,听牌的操作是和"吃、碰、杠、胡"摆在一起,在自己的回合操作的,而一些单机游戏里更是为听牌专门制作了动画特效。久而久之,玩家们逐渐把听牌当做了一种需要告知全场的操作:我听牌了,大家要小心了!
但是听牌也能和,不听牌也能和,这样的听牌需要给它再多赋予一点意义。于是"天听"便诞生了。天听的设计来自于天和,也就是起手摸到的第一张牌便自摸和牌。虽然国标麻将中取消了天和这个役,但在许多地方麻将中依然作为最大的役之一。天听则要比天和差些,起手摸到第一张牌时还差一张牌才能构成自摸牌型。因为天听与88番的天和关系比较密切,所以天听也参考天和被设计成了番数极高的役种。
展开全文
然而在现实的国标麻将中,"听牌"是一个状态而不是一个操作。在麻将比赛中不会去记一个玩家在和牌之前是否一直保持听牌状态不断将刚摸上来的牌打出。事实上,经验老到的麻将玩家即使在已经听牌的状态下,摸到与手中有相同牌的时候也会换一下打出,以创造出自己"还在做牌中没有听牌"的假象。
而在日本麻将中,"听牌"这个状态被重新设计成了一个行为,叫做"立直听牌"。当玩家门清(除了暗杠以外没有任何吃碰杠)的情况下听牌时,可以宣布"立直",并将下一张麻将横着摆出去,之后便像电脑麻将游戏中的听牌一样不断摸切,直到一方和牌或是流局。这个特殊的设计也让日本麻将被称作"立直麻将"。
既然有了立直听牌的设计,日本麻将便找回了这个"天听",将在刚开局时第一次摸牌就听牌然后宣告立直的情形设计成一个单独的役,名为"双立直"。不过双立直就没有"天听"那么高的逼格了,在日本麻将的计番规则中只记两番。
可能有人会奇怪,明明天和价值这么高,为什么差一点天和的双立直只有两番呢?其实麻将组合千变万化,虽然只差一张,概率也是天差地别。根据日麻游戏《雀姬》的统计,平均500小局左右就能出现一次双立直,达成概率是天和的600倍左右!
难以置信?当我看到这个概率的时候也觉得挺不可思议的,只差一张牌,概率却乘了个方?也许是我打得还太少吧,这么想着,我决定自己去《雀姬》里试试。
也许是我运气比较好?我不到10场总计50局左右就遇到了双立直,虽然那个立直的人不是我。而遇到对手双立直的时候也不用慌,通常对手不会听许多张,在做牌的时候稍微注意一下防守就好了。
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大家觉得天听,或者双立直到底值多少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中一起讨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